查看原文
其他

卷宗首发|当代手工艺,美在哪里?

W* 卷宗Wallpaper 2024-03-25



今年二月,第六届LOEWE罗意威基金会工艺奖(LOEWE Foundation Craft Prize,以下简称“LOEWE工艺奖”)公布了30组入围名单,我们发出了“何为共同美?”的提问。5月16日,随着奖项在纽约长岛野口勇美术馆正式揭晓,最终的大奖和特别提名奖授予三位风格迥异的手工艺艺术家,当我们踏入现场,沉浸于这个世界性的手工艺汇聚交流的能量场中时,为每一件作品驻足,“何为共同美?”获得了答案。



本次LOEWE罗意威基金会工艺奖获奖作品:《Metanoia》




这场颁奖之夜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手工艺者、设计师、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著名纽约客、美国作家弗兰·勒博维兹(Fran Lebowitz)用她一如既往冷箭般的妙语道说:“曾经我也觉得,工艺和艺术的边界就在于有用与无用之间的差异。”如今,这样的边界正在不断消解和被重新定义——LOEWE工艺奖的舞台上,跨代际的手工艺者正不断以具有跨学科、多面性的作品与创意,穿透再融合工艺、艺术、设计、建筑曾泾渭分明的分野,通过更为开放的当代视角,观照复杂的人类社会经验与多元的历史文化传统。



位于纽约长岛野口勇美术馆的LOEWE罗意威基金会工艺奖作品展陈现场


上图中作品由左至右为:Liam Lee的作品《Chair 11》、Lene Bødker的作品《Slice of Something Bigger》、《Worthy》和《Walking Stone》、Kristin McKirdy的作品《Untitled,2018》、Woosun Cheon的作品《Open Vase0622》


下图中作品由左至右为:Woosun Cheon的作品《Open Vase0622》、 Kyouhong Lee的作品《Trace of Time》、Nathalie Doyen的作品《Pays Cabi》、Inchin Lee的作品《Large Vessel(faceted)》、Moe Watanabe的作品《Transfer Surface》、Ai Shikanji的作品《Reflection》



这一年度荣誉在手工艺领域久负盛名,在此刻使得作为首度办公开展陈空间的野口勇工作室,成为了一个关于工艺艺术的声场,艺术家及其作品正与时代共振——来自15个国家与地区文化、跨近五十年年龄维度的30位当代手工艺者与其作品,隔空对话着当下对当代工艺的观点。此次30位决赛入围者的最终呈现,是由2023年1月LOEWE专家评审团,在来自117个国家和地区的共计2700多件投稿作品中甄选,最终角逐而出。入围作品来自15个地区,作品涵盖陶瓷、木制品、纺织品、皮革、编篮、玻璃制品、金属制品、珠宝以及漆器等领域。此次评审团由来自设计、建筑、新闻界、评论界和博物馆策展界的领军人物构成,成员包括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现代建筑、设计和装饰艺术策展人Abraham Thomas、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馆长Olivier Gabet,以及日本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及设计师深泽直人等。



LOEWE罗意威基金会工艺奖评审团成员,由左至右,由上至下依次为:Benedetta Tagliabue、Dahye Jeong、Abraham Thomas、Anatxu Zabalbeascoa、Deyan Sudjic、Magdalene Odundo、Naoto Fukasawa、Jonathan Anderson、Patricia Urquiola、Olivier Gabet



最终,2023年工艺大奖花落来自日本的陶瓷艺术家Eriko Inazaki及其作品《Metanoia》,两个特别表彰奖分别授予木雕作品《The Watchers》的创作者Dominique Zinkpè和胡桃树皮木盒《Transfer Surface》的创作者Moe Watanabe。




此次获得荣获工艺奖大奖的作品《Metanoia》,来自日本艺术家Eriko Inazaki。这件精巧非凡的白色陶瓷作品,位于一个内室展厅中,第一眼看去,仿佛是一件礁石承载着某种结晶化的海洋生物群,呈一种肃穆的有机感。而屋顶镂空的自然光照射于其上时,你会发现很难忽视它的力量——数百个微小零件精心而严谨地分层布局在作品表面的各个角度,一种爆发感倏忽而生,光芒四射的能量随着繁复到极致的陶瓷细部散射而出,迸发出交响乐般的视觉震撼。而这种将工艺的精度与密度推至极限的创作,正是这件作品荣获大奖的原因,评审团表示这一作品的卓越的技艺在陶瓷这一历史悠久的领域前所未见。



Eriko Inazaki与作品《Metanoia》



我们关心她创作的核心,当谈及如何运用高强度的手工劳作来纾解与调和肉身与精神的冲突阈值时,她向我们说道:“我常常思考:为什么要创作?我想于我而言,‘创作’只是一件必须做的事,近乎来自于一种原始的冲动,它可能过于原始——几乎是之我存在的完全必要的过程。我尝试在作品中强调层次,创作这些层次中小块而细腻的部分,比如这件作品,逾时一年,这一工作的重复,几乎就像用结痂的碎片来修复伤口。陶瓷是一种既脆弱又坚硬的媒介,创作过程中很巧妙地体现了一种经验,即一些事物的无法挽回的,你无法再将其重新组合起来,我想要表达出这种感受。而当我停止创造时,我并不感到快乐,反而有一种受到创伤之感。故而我会继续创作,这个过程所有的时间在其中被穿透,创作是积攒我力量与平静的过程,是我之所谓存在的理由。



上图:正在制作陶瓷作品的Eriko Inazaki

下图:《Metanoia》细节部分


而此次LOEWE评审团特别奖也带来了两件十分惊喜的作品,它们展现了此届展览的另一个面向,即回归工艺所深深根植的土壤与文化的本真。其中之一是来自贝宁的艺术家Dominique Zinkpè于2022年创作的一件错综精细的大型木制雕像《The Watchers》,它由单独的实木块雕刻而出,置于一枚由旧独木舟改制的木框中——约鲁巴人古老而特殊的双胞胎信仰,经由艺术家之手,成为这幅恢弘作品的内在灵魂。



Dominique Zinkpè与作品《The Watchers》



作品中每件人形都被精雕细刻,并施加粉色和橙色的水洗手绘,回顾了家庭成员在双胞胎婴儿死亡时制作一个伊贝吉娃娃的传统,令逝者的灵魂得以继续以物理形式被铭记,隐示着每个生命的独一无二。这件雕塑回溯了非洲部落深处幽微的文化传统,它独特而神秘的宗教性,显著地区别于广泛经验中的传统宗教雕塑,并拓展着当代工艺的边界——并不仅在于面向未来的无限革新,而亦是以今日之眼对过去的重新诠释。



《The Watchers》细节部分



另一件评审团特别奖则颁给了出生于1996年的日本艺术家Moe Watanabe,她所创作的木盒《Transfer Surface》脱胎于日本东北地区的胡桃木,剥下的树皮以朴拙的缝线固定重合,其木材质地与天然属性,被其极简的形态所凸显而出——工艺对材料本真的理解与尊重,这一关于工艺本真的哲学,亦在此刻彰显。树皮粗褶的纹理,与内部的黑漆,则创造出一种张力与碰撞,无声诉说着季节的轮转。Moe Watanabe目前驻地东京,其大部分作品是由自己前往日本东北地区采集的野生五叶木通和日本胡桃树皮所制成,然后融入日本传统编织技术的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雕刻、编织和再加工,形成一种具有现代感的自然工艺美学。“完全关注着手中的材料,以享受这一创造过程,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我想,以这样心情,未来我可以尝试接触任何一种材料作为手工艺艺术的媒材。”这位Z世代的青年艺术家如是说。



Moe Watanabe与作品《Transfer Surface》



三项大奖的释出,又一次使人们重新回顾LOEWE工艺奖所秉信的初衷——不断反思与强调手工艺在时下文化中的重要性,追索工艺的卓越性、艺术价值和新颖性。三件作品则分别以对工艺的极致求索,对历史的本源追溯,和对自然的敬畏共融,这三个维度回应了这一奖项在今年的意义,构成了评审员与艺术家们对于此届入围作品所呈现的某种共通特质的关键词——景观感,故事性,有机态。





评审人之一,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现代建筑、设计和装饰艺术策展人Abraham Thomas如是诠释对于最终入围作品的观感,“这一届的作品似乎都呈现着一种美妙的有机感,它们创设了一个景观,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如同人们思想与身体中的风景通过手工艺延展、外化而出。而在许多作品中所创设的景观,回顾了某些工艺悠久的历史,亦有着对实际材料的参考和沉思。


“我们是我们所见过的一切构建出的景观(We are a landscape of all we have seen.)” 野口勇曾如是说,此刻这位作为一位矢志创新手工艺人的先锋艺术家的魂灵似乎也回到了这个凝聚他近三十年艺术实践的工作室中,参与这场关于工艺的思想热力场。



创作中的艺术家Mabel Pena



景观感,指向真实世界的纯粹物质性,及基于对这种物质性重新认知后所进行的对内心景观的创作。故事性,则由作品凝聚的个人化的情绪、手工、及浸润在当下时代中创作的切身体会所展现。有机态,则是在采访许多艺术家的叙述中所提及的某种共同感知,向往自然而模拟于物,使得作品的创作有如自然生长,同时作为艺术家自身的某种身体经验,仿佛也融入在作品之中。通过手工艺,人的身体、思想与魂灵得以自由附身、变形——在这些手工艺作品每一处刀刻,塑形,烧制,编织之中,最终成为眼前这片内心景观的外现。



展陈空间中,来自天南地北的艺术家们与风格各异的工艺心血,共同谱写了诠释景观感,故事性,有机态这三个关乎当代工艺的关键词的复调。韩国艺术家Jaiik Lee在他体积庞大的红色器皿《Transition III》上,不断按压指印,又以金箔串联,形成了艳丽而迫人的色彩表面。容器宛如正在扩张与流动,作品起伏的有机形态引发一种弯曲与膨胀的感觉——恰如金色的细密雨丝铺落在红色的水波之上。




艺术家Jaiik Lee与他的作品《Transition III》



本届最年轻的入围者,生于1997年的南非艺术家Jana Visser所创作的纺织壁挂《In the Almost》,灵感则来源于身体的呼吸节律与的编织物往复形态的相似性,经纬线之间的关系细腻又具有张力,呈现了一幅关于空气与空间的沉静图景。而丹麦艺术家Lene Bødker, 用一玻璃工艺创造了一种 “行走的石头”这一富于生命感的工艺景观,又好像是遥远大陆上超现实主义故事的开端。



滑动查看:艺术家Jana Visser与她的作品《In the Almost》、艺术家Lene Bødker与作品《Worthy》、《 Walking Stone》与《Slice of Something Bigger》



此外,更有以铝制材料模拟澳大利亚红岩上反射的日光(澳大利亚艺术家Johannes Kuhnen),以纸为基底的篮型容器所混合着收集自索诺兰沙漠的植物与矿物材料(美国艺术家组合Aranda\Lasch & Terrol Dew Johnson),以可回收材料编制一条复现拉丁美洲湿地景观的挂链(阿根廷艺术家Mabel Pena)。本土地方性的多元故事,以回应大自然的有机姿态,个人手作的方寸感知与心灵图景,就这样在这个国际工艺对话场域中徐徐展开。



滑动查看:艺术家Johannes Kuhnen及其作品《Vessel - Red Centre》、艺术家组合Aranda\Lasch & Terrol Dew Johnson及其作品《Desert Paper 18》、艺术家Mabel Pena及其作品《Wetlands》



亚洲视角一直是LOEWE工艺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此次入围的两位中国艺术家韩冬、黄婉冰与他们带来的作品,亦获得此届评审团的高度评价与深刻印象。置于野口勇工作室展厅的入门处,这两件作品“开门见山”,以抓人眼球但又值得驻足地方式开启了观者的对于此届LOEWE工艺奖的体验。


黄婉冰复杂的而具有表现力的雕塑作品《The Entrophy Reduction of Hundun》使用核心材料——“夏布”(苎麻纤维)打造,受中国草布编织技术的启发。卵形的悬挂装置沉静回应着关于世界诞生的中国神话:蛋生盘古,开天辟地。精细针织和编织的径向圈层创造出复杂的内部结构,吸引着观者从多个角度与五重感官去体验这一作品。




艺术家黄婉冰和她的作品《The Entrophy Reduction of Hundun》



而韩冬名为《Rebirth》青铜铸物则如同一头温润的石兽,以一种谦和的姿态匍匐在地。这件作品平滑又富有肌理的表面装饰着丰富的铜色,如同鹅卵石上的苔,又像晕染开的水墨山水,吸引观者的好奇,不自觉想要俯身一探究竟。这件由手工雕刻的光滑有机的形状的木模,被熔化的高温铜液铸造而成,青铜以错视的技法形成石头的质感,又如同硕大的玉雕。两位艺术家以其作品呈现了中国文化的不同面向与精神性,并在当代工艺创作中丰富而广博的内涵,将个体的情感交付更深远的文化认知。




艺术家韩冬与作品《Rebirth》


LOEWE工艺奖在野口勇美术馆不仅激活了评审人与观者之间关于工艺的对话,更是为参选的手工艺者们生成了一个交流的场域,他们以共同的工艺实践者的身份交换着彼此创作的经验。一日的汇集与交流中,韩冬与黄婉冰也以中国视角观照此次入围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共同生发了一些关于工艺的反思。



韩东作品《Rebirth》的制作过程



韩冬一路上与日本艺术家交流颇丰,他表示:“诸位都在各自的材料领域发挥到了极致,视觉上仍能做到面目一新尤其不易。我深刻感到这次很多大家都在追求甚至已经进入了一种为‘人力所不可为’的境界,追求自然界中的状态,以期待超越人工,甚至超越自然的最终效果。”在最终大奖揭晓前,问及韩冬所印象最深的作品时,或许出于作为同样他对大奖得主的陶瓷工艺的欣赏几乎是脱口而出,“这件作品上细小的零件甚至有一种科技3D打印的质感,但整体的肌理层次又很像海洋生物。她制作超过一年的时间,其中的沉淀令人惊叹。”



在工作室中创作作品的韩冬



而黄婉冰在于艺术家和评审团的交流中,则更加深入地思考了新的工艺实践与老的工艺传统的结合与平衡。“人类在开始时手工艺就已存在,而我想它也永远不会消亡。这次观察入围作品如何承继过去的工艺,则是一件必须去考虑与沉思的事。新的工艺创作需要回应当下的时代,同时也应当溯源,反复思考和讨论这些传统中值得保留的部分和指向未来的意义,进一步再去思考每个个体的工艺艺术家可以具体用什么力量,什么新的方式去保留它。”



工作室中的黄婉冰



在不同的时代,总有各种各样的忽视、误读与设定的分野,将手工艺与主流讨论分离——古代匠人在其所创造的无尽丰富的物质文化背后总是籍籍无名,当代观念艺术的兴起使人们趋于将手工艺劳作视作一种缺乏思想性,或是“无意义”的重复行为——传统工艺与工业文明之间的冲突,手作劳动与高雅艺术之间的分野,及至今日,随着人们近乎是高歌猛进地奔赴“元宇宙”所在的虚拟新新世界,手工艺作为现实生活的“朴拙”存在又与五光十色的科技世界进入了一种新的博弈。而在与此次LOEWE此次跨学科领域的评审人们及艺术家们的对话中,手工艺与当今时代的关联性与意义无疑是此刻不容忽视的话题——这一次,人们不约而同地开始郑重思考与表达:手工艺作为现实世界中一种坚实的力量、宣言与方式——使人类越发回归人类本身,自我回归自我本身。



LOEWE罗意威基金会工艺奖作品展陈现场,图中由左至右为:Keeryong Choi的作品《Daam Dah 2022》、Lene Bødker的作品《Worthy》、《Slice of Something Bigger》和《Walking Stone》、Jana Visser的作品《In the Almost》



“手工艺,是一个强调关于现实中物理存在以及劳动和技能的宣言。这里有一种对触碰的渴望——去触碰物质世界的存在物,在当下尤其重要,尤其在以数字图像主导的文化中,人们开始对图像的过量消费,越发依赖于虚拟的媒介。今年的获奖者的作品中尤其体现出我理解中的手工艺的本真精神,就是创造这个词的时间,耐心和毅力。” Abraham Thomas这样说道。



图中作品由左至右依次为:Kyouhong Lee的作品《Trace of Time》、Maki Imoto的作品《Torus of Powdered》、Nathalie Doyen的作品《Pays Cabi》



1846年,LOEWE作为手工艺人工坊起家,最纯粹的手工艺一直被视作这一西班牙高级时装品牌的创作精髓。为致敬这一品牌本身的历史与核心精神,2016年的罗意威基金会设立“LOEWE工艺奖”年度荣誉,以期表彰致力于用远见卓识和创新思维为未来制定新标准的手工艺艺术家。2023年,这一手工艺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大奖已历六届,关于现代工艺技术创新和思考,在年复一年的征选与评审中,不断历经打磨与逐步深入。在今年的奖评选过程中,作品所覆及的领域及视野,有鉴于奖项的宗旨日臻明确,正在令人欣喜地进一步的拓宽,正如此次LOEWE基金会专家评审团执行秘书Anatxu Zabalbeascoa表示,品牌希望通过分析非西方中心美学以及具象工艺来,进一步将充满艺术潜力的工艺理念推向世界。



Eriko Inazaki的作品《Metanoia》



当问及为什么在工艺上持续追溯传统是当下重要而迫切的一种呼吁,创意总监Anderson直言,“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那么我们是谁?”许多入围艺术家亦提及于此,这个关乎人类自我认知的问题,我们终将要在具体而真实的物质世界以及历史中不断求索。尤其今年进入人工智能技术的激烈辩论及潜移默化地价值转向中,人们此刻去反观手工艺的力量,得以开始思考创造对于人类的必要性,越发发觉这种切身的体验为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所保留。“手工艺并不是一种次要的创造工作,它是一种原始的冲动,驱动我们内心的渴望。”



图中作品由左至右依次为:黄婉冰的作品《The Entrophy Reduction of Hundun》,Inchin Lee的作品《Large Vessel(faceted)》、 Kyouhong Lee的作品《Trace of Time》、Moe Watanabe的作品《Transfer Surface》、Nathalie Doyen的作品《Pays Cabi》、Ai Shikanji的作品《Reflection》、Aranda\Lasch & Terrol Dew Johnson的作品《Desert Paper 18》



在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再论工艺时,这种物质性、历久性、对于创造的原始冲动,似乎与效率至上、便捷为先的科技时代所需背道而驰,工艺被边缘的状态则愈加激发一种对人类本原历史乡愁式的怀旧——对于手工艺的记忆带人们回到洪荒初始时代,人开始意识觉醒为人类,开始尝试亲手创造,体验切身的劳作,丈量时间的流逝,记录时刻的珍贵。工艺为人们提供了从图像化时代的出走的尝试和出口,以回归人类的真实经验——是日常肉身的物理体验,更是不容忽视的情绪感知——即使是它们不常是快乐欣慰,而常含疲乏病痛、失误错置——但正是这些非机械的差之毫厘,不甚完美的人工痕迹,确认了每一个个体的具体存在。



此次LOEWE工艺奖最终入围作品都将于2023年5月17日至6月18日在纽约野口勇博物馆的工作室内展出。线上也将同步推出数字展馆,入围终选的展出艺术家作品亦将被作为档案载录成册。而这场关于手工艺的热切讨论永不是一时的盛会,而是如Anderson所言,“手工艺是我们现代身份的基石,永远与我们息息相关。” 转眼第七届LOEWE工艺奖将于本年度6月开放报名申请,任何年满18岁的专业艺术家均可申请并角逐该奖项,此处唯一的要求是,作品必须将工艺的创新应用与原创艺术概念相结合。而来年关于“手工艺”的无限可能,让我们拭目以待。



撰文:董一新

编辑:全倬冉

编排:穆越彪

设计:吴锦涛

图片视频资料由LOEWE Foundation提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